都正分享丨重大進展!蔣建東等團隊首次證明口服黃連素可以改善帕金森氏病
- 分類:學術干貨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2-28
- 訪問量:0
都正分享丨重大進展!蔣建東等團隊首次證明口服黃連素可以改善帕金森氏病
- 分類:學術干貨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2-28
- 訪問量:0
苯丙氨酸-酪氨酸-多巴-多巴胺途徑為大腦提供多巴胺。在此過程中,酪氨酸羥化酶(TH)是限速酶,可將酪氨酸羥化并以四氫生物蝶呤(BH4)為輔酶生成左旋多巴(L-dopa)。
2021年2月2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蔣建東,曹雪濤及王琰共同通訊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13)在線發表題為“Oral berberine improves brain dopa/dopamine levels to ameliorate Parkinson’s disease by regulating gut microbiota”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口服黃連素(BBR)可能通過二氫黃連素(細菌硝化還原酶產生的還原性BBR)提供H•并促進由二氫生物蝶呤產生的BH4。增加的BH4增強TH活性,從而加速腸道細菌產生L-多巴。
口服BBR的行為類似于維生素。腸道細菌產生的左旋多巴通過循環進入大腦,并轉化為多巴胺。為了驗證BBR的作用激活了腸腦軸,將糞腸球菌移植到了帕金森氏?。≒D)小鼠中。這種細菌顯著增加了小鼠的腦多巴胺,改善了PD的表現。另外,BBR與細菌的結合顯示出比單獨細菌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多巴胺的2,4,6-三甲基吡喃四氟硼酸(TMP-TFB)衍生的MALDI-MS成像確定了口服腸球菌的小鼠腦中紋狀體多巴胺水平升高,而BBR增強了腦多巴胺的成像強度。這些結果表明,BBR是腸球菌中TH的激動劑,并可能導致腸道中L-多巴的產生。此外,一項對28位高脂血癥患者的研究證實,口服BBR可增加腸道細菌的血液/糞便左旋多巴。因此,BBR可能通過維生素樣作用上調腸道菌群中L-多巴的生物合成,從而改善大腦功能。
腸道菌群是影響大腦功能的公認因素,但其機制尚不清楚。多巴胺是一種主要的神經遞質,其在大腦中的水平與腦功能密切相關。多巴胺主要在腦神經元細胞中合成。在人體內,多巴胺的主要合成途徑是“ L-苯丙氨酸(Phe)→L-酪氨酸(Tyr)→(s)-3,4-二羥基苯丙氨酸(左旋多巴,L-多巴→多巴胺(Phe–Tyr–dopa–dopamine)”的代謝途徑。
在此過程中,第一階段(Phe–Tyr步驟)被苯丙氨酸羥化酶(PAH)催化,轉化主要發生在肝臟和腎臟。肝臟(或腎臟)和/或血源性酪氨酸(飲食中)可穿過血腦屏障并進入大腦。Tyr-多巴-多巴胺轉化是第二階段,在大腦中由酪氨酸羥化酶(TH)和多巴脫羧酶(DDC)完成。該途徑的中斷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苯酮尿癥和帕金森氏?。≒D) )。
酪氨酸羥化酶(TH)是兒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可將L-Tyr羥基化為L-多巴。酪氨酸羥化酶(TH)是一種含鐵的單加氧酶,它需要四氫生物蝶呤(BH4)作為輔助因子。產生L-多巴時,BH4轉化為7,8-二氫生物蝶呤(BH2),在此過程中BH4被連續消耗。BH4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在細胞質中合成。在正常條件下,BH4可以由GTP(鳥苷三磷酸)-NH2P3(D-赤型-7,8-二氫蝶呤三磷酸) –PPH4(6-丙酮?;臍涞剩?ndash;BH4途徑合成,稱為“源合成”;另一方面,BH4可以通過Sepaapterin→BH2→BH4的修復途徑進行補充,而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是負責將BH2轉化為BH4的關鍵酶。因此,發現DHFR激動劑可能是增加BH4水平和增強TH活性的有效方法。
已在腸道菌群中證實了產生BH4的細菌,并且微生物中也存在Phe–Tyr–dopa–dopamine代謝途徑。這表明細菌可能包含哺乳動物用來產生多巴胺的酶基因的同源物。實際上,有些細菌可以被視為生產多巴/多巴胺的生物技術工廠。最近的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可以通過微生物衍生的代謝物(例如5-羥色胺)來調節腦功能。因此,關鍵的問題變成了如何以一種實用的方式來調節腦功能。
黃連素(BBR)是從草藥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分子量371.8),例如黃連和刺檗。BBR在中國已被用作非處方藥(OTC),用于治療腹瀉患者。自2004年以來,已將BBR鑒定為一種具有新穎機制的安全有效的高脂血癥和2型糖尿病藥物。在過去十年中,BBR降低血脂和血糖的臨床療效得到了廣泛證實。此外,獨立的研究小組反復報道BBR對腦功能具有有益作用。
該研究發現口服BBR可通過觸發腸道菌群中BH4的生物合成,升高的血液和腦多巴/多巴胺濃度來增強TH活性以產生L-多巴,并最終改善動物的身體機能。在臨床受試者中檢測途徑中間體證實了BBR對人類的作用。這些結果可能為控制腸與腦之間的串擾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消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0-00456-5
轉載:iNature微信公眾號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