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正學術 | 臨床肝膽病雜志特約稿件:HLA-B*35:01等位基因是人類潛在的能預測何首烏肝損傷的生物標志物
- 分類:學術干貨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9-04
- 訪問量:0
都正學術 | 臨床肝膽病雜志特約稿件:HLA-B*35:01等位基因是人類潛在的能預測何首烏肝損傷的生物標志物
- 分類:學術干貨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9-04
- 訪問量:0
導讀:2019年4月,都正生物復雜基質生物樣本分析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冬生教授/李超鵬博士研究生團隊與解放軍第五醫學中心/全軍中醫藥研究所肖小河研究員/王伽伯副研究員合作,在中藥肝損傷易感人群的遺傳基礎研究成果(HLA-B*35:01 Allele is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Predicting Polygonum multiflorum-Induced Liver Injury in Humans)發表在國際肝病頂級期刊《Hepatology》(IF=14.049)。近日,受臨床肝膽病雜志邀請,李超鵬博士撰寫了研究摘要,以下為摘要全文:
【據《Hepatology》2019年7月報道】題:HLA-B*35:01等位基因是人類潛在的能預測何首烏肝損傷的生物標志物(作者Chaopeng L等)
何首烏是我國常見的中草藥,其肝損傷受到社會和藥監部門的高度關注。盡管既往的研究表明何首烏肝損傷具有特異質藥物肝損傷的特點,存在易感人群。然而,仍然缺乏特異性的指標預測何首烏肝損傷的發生。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臨床藥理研究所與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全軍中醫藥研究所合作,首次發現何首烏(PM)誘發特異質肝損傷的易感基因HLA-B*35:01,證實了何首烏肝損傷與遺傳因素,特別是免疫相關遺傳差異有關。
該項研究采用三段式的臨床試驗設計。在初始研究階段,研究采用HLA區域捕獲測序技術對11例何首烏肝損傷患者和10689例普通漢族人群的124種HLA基因型進行對比,結果顯示HLA-B*35:01等位基因是何首烏肝損傷的風險等位基因(OR,30.4;95% CI,11.7-77.1,p=1.91×10-10,校正P值=2.37×10-8);進一步在15例何首烏肝損傷患者,33例其他藥物肝損傷患者和99例健康人群中進行獨立樣本驗證試驗和聯合分析發現:HLA-B*35:01等位基因用于區分何首烏與其他藥物引起的肝損傷具有較好的特異性(87.9 %)和靈敏度(88.5%),具有良好的特異性;最后,該結果在72例服用何首烏4周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進行驗證,發現HLA-B*35:01等位基因攜帶者發生ALT升高的比例(37.5%)遠高于非攜帶者(4.7%),其肝損傷的風險是非攜帶者的8倍(RR,8.0;95% CI,1.9-33.1;p<0.05)。
該項研究表明:HLA-B*35:01是何首烏肝損傷的風險等位基因,具有預測何首烏肝損傷的潛在價值。同時證實何首烏僅對極少數特定人群有肝損傷風險,對絕大對數人群是安全的,這為科學制定何首烏及其相關制劑肝損傷風險綜合防控對策奠定了理論基礎,推動中醫藥安全用藥進入精準醫學時代。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臨床藥理研究所 李超鵬 歐陽冬生 陳露露 報道)
文章來源:臨床肝膽病雜志網
圖片來源:網絡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