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正干貨 | 臨床試驗中AE記錄注意事項(一):避免漏報AE
- 分類:學術干貨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3-26
- 訪問量:0
都正干貨 | 臨床試驗中AE記錄注意事項(一):避免漏報AE
- 分類:學術干貨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3-26
- 訪問量:0
【藥物臨床試驗目的是確定藥物療效和安全性,試驗過程中所有記錄是為給臨床試驗提供客觀的循證醫學證據?!?/p>
臨床試驗中AE(Adverse Event 不良事件)記錄完整性關系到試驗用藥的安全性評判,GCP(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明確規定:要確認所有不良事件均記錄在案。
在實施過程中,應以“預防為主,監查整改為輔”:
(1)預防:培訓研究者,確保其在試驗過程中時刻保持GCP意識,全面密切關注、觀察受試者不良醫學事件。
(2)監查整改:通過監查保證研究者記錄全面、準確。
AE收集開始時間
GCP對AE的定義:“臨床試驗受試者接受試驗用藥品后出現的所有不良醫學事件”。即在臨床試驗給藥后開始收集。
但業界有另一種保險起見的理解:“基于收集臨床試驗安全信息的目的,一旦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發生的不良醫學事件都應記錄。”
只要沒有違背“GCP、SOP、方案”,兩種收集方式都可行,但必須保證同一項目所有受試者按統一標準實施。
AE收集來源
來源分類:研究者觀察及問診(受試者的主訴)、受試者日記卡、合并用藥記錄追溯、HIS溯源、原始記錄(隨訪記錄)、體檢異常且有臨床意義(實驗室檢查、生命體征、體格檢查、心電圖、B超等異常且有臨床意義)。
1、研究者觀察及問診(受試者的主訴)
研究者應密切觀察受試者整體狀態,憑醫學經驗來評判或問診,問診中避免誘導性提問。對于受試者主訴性描述,研究者應有醫學判定和診斷。
記錄原則:
(1)多個癥狀或體征若診斷為一種疾病或損害,只需記錄一個AE。如出現鼻塞、流涕、發燒、咳嗽等癥狀,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只需記錄AE為上呼吸道感染;
(2)對于多個癥狀或體征,沒有或無法明確診斷為一種疾病或損害,則每一個癥狀或體征應記錄一個AE。比如惡心、嘔吐在沒有下醫學診斷時,應記錄兩個AE(惡心、嘔吐),不能只記錄一個AE(惡心嘔吐)。若后期研究者對有其明確診斷時,則對前期AE記錄進行更新,以診斷結果記錄為一個AE來取代之前的多個AE,研究病歷上保留原始記錄,并有描述性說明。
2、受試者日記卡
研究者應及時查閱受試者日記卡,及時填寫研究病歷。
對于受試者日記卡中所記錄的任何清晰癥狀、模糊或字跡不清晰的表述,都需要與受試者核實并詳細了解情況后,在研究病歷上記錄,避免由于未查閱日記卡或記錄不清晰導致AE漏報。
3、合并用藥記錄追溯
研究者應關注受試者合并用藥記錄(HIS系統、日記卡記錄、受試者告知等等),需追溯其使用任何一種合并用藥原因,從而報告AE;
對于之前已經有使用合并用藥記錄的受試者,需關注新出現的合并用藥,追溯使用新合并用藥原因,從而報告AE;避免由于受試者使用合并用藥或新使用合并用藥未記錄AE,導致漏報。
4、體檢異常且有臨床意義
需向研究者強調:不管篩選期所有檢查是否正常,入組后檢查結果若判定CS則必須記錄AE(記錄為疾病史的除外)。不同研究者對于每個檢查值判定標準需統一,單個指標的標準受試者之間需要統一。篩選期和出組標準最好統一,相關指標標準可根據每個受試者個別情況有所不同,但均標準應高于單個指標,還應考慮每個受試者基線水平以及研究藥物的不良反應。
總結
原則上CRA不左右和質疑研究者判定,但需帶著懷疑的態度與研究者交流求證、判定考慮依據,避免由于研究者考慮不充分而漏報AE。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